2007年6月27日

[啃書] 把妹達人 the Game



這本書是被要求要看的,敝店同事看我是個宅男,極力推薦我看這本,還很高明的用「這本書賣的不錯,店裡同事不會看這本,這任務就交給你了,看看為啥賣的好。」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勸我去學學把妹,真的是被感安慰,多麼崇高的同事情誼啊。

我斷斷續續的看,終於給他看完了。看完還是很懷疑這是真人真事嗎?GOOGLE了一下,Neil Strauss@wiki。.......把妹是門好生意,我只能這樣說。

Neil Strauss on <i>ABC Primetime Live</i> :ABC做的專題,可以看到 Neil Strauss 改造前後的樣子、謎男上課的影片片段、還有 Neil Strauss 的女友 Lisa。

Neil Strauss on The View :Neil Strauss 上ABC的訪談節目被一堆女性圍攻,Lisa 也有出現。

STYLELIFE ACADEMY:直翻就是型男學院......這就是作者的把妹事業了。

我可以理解為啥會有這麼多人想要付錢學把妹,因為學校沒教過,而且這是實用且需要的。不是每個男人都有姊妹的,有姊妹的會許比較可以了解女人在想啥,但是只有兄弟的或是獨生子的,這真的就有難度了。女人的思考模式跟男人是不大一樣的,真的需要教導才能理解,沒看到兩性議題的書總是賣的嚇嚇叫,因為有需求咩。

書的內容應該算是報導文學,把作者從挫男變成把妹高手的過程完整紀錄,還有很多把妹的招數透漏。但說起來,想學把妹的人看這書還是不適合,因為不是GUIDE BOOK,有點像勸世書的感覺。把妹誠可貴,上床價更高,若為真愛故,兩者皆可拋。大概就是這種調調。作者在書中是站在某個高度,看著把妹同儕迷失在把妹世界中而不可自拔,而自己卻出汙泥而不染。

最後的部份是遇到 Lisa 的經過,就像是真命天女一樣,一切都是這麼的恰好。不過如果你看到最後一頁..........嗯............(排版的也真夠力的,恰恰好把那幾句擠到最後一頁,很故意。)


把妹達人 the GAME
作者:尼爾.史特勞斯 Neil Strauss
譯者:貓學步
出版:大辣 2007.05

2007年6月25日

[啃書] 捨棄在八月的路上



會想看這本書,不是因為作者、不是因為芥川賞、更不是因為封面的信義誠品。說到這個,平常人可能以為這是日本的街景,可是對在那裡混了半年多的人,這個景色太熟了,三樓的那個心經......更扯的,還把前景的貨車改成日本的貨車,真是搞不懂這個美編在想啥。
佐藤敦,一個年近三十歲卻仍在飲料公司打工、負責自動販賣機補貨工作的年輕男子,在長期面對那遙不可及的電影劇作家夢想、漸行漸遠的夫妻關係等問題之後,終於到了該做一個了斷的時候……。

本書為日本第135屆芥川賞得獎作品,作者從佐藤敦與看似獨立自主的女貨車司機水城之間的互動著手,深刻描寫出年輕世代在面對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心情,以及對於生活、愛情無所適從的茫然心境。
會看這本書,單純是因為這段封底的書介。

三十歲,以前對於這所謂的整數關卡,總是嗤之以鼻,覺得不過就是個數字咩,好像是啥重大的事情。可是到了也是年近三十的時候,隨之襲來的,是種不明所以的感覺,一種混合了焦慮、迷惘、空洞等奇怪情緒的雞尾酒式煩躁。

「三十而立」,這傳統的價值觀,到了現在卻還有其社會影響力,當初焚書為啥不徹底點,還留下這種餘毒。自以為是現在人,也知道C型人生等新名詞,理智中知道不需要位這煩惱,可是時候到了,骨子裡古板的那面還是出現了。那種對自己及未來的不確定感是很焦慮的,又身處在瞬息萬變的21世紀,所有的不確定是加倍的。就算每天過的很充實、很忙碌,但是那走一步算一步的感覺.....唉......

現在也只能抓住每一個機會,讓自己更好,更有準備的去迎接未來,可是......那走在迷霧中的感覺依舊。船到橋頭自然直,是啊,我也常這樣對自己說,可是能按圖索驥不是更好嗎?常看到舒適圈這名詞,要能將自己拉出舒適圈才能進步,不過想要安穩平順的生活難道也錯了嗎?人本來就是趨向穩定的不是嗎?

書,看完了,感覺普普,倒是多了不少牢騷。年紀,到了,感覺混亂,倒是少了不少從容。


捨棄在八月的路上 八月の路上に捨てる
作者:伊藤たかみ
譯者:王蘊潔
出版:臺灣東販 2007.06

2007年6月15日

[展演] 拉摩的異想世界 On Danfe



萌荷官網(法) 兩廳院介紹1 兩廳院介紹2



有些人在看展演節目的時候,不會先看節目單,希望不要用有色眼光來看表演。而我是屬於另外一種,到現場的時候一定會先找節目單來看,先對節目或是團體有些想像,才去欣賞當天的表演節目。對未知的表演來說,尤其是些較抽象的表演,先看節目單會讓你的觀賞角度順著節目單的框架走,會少些"自己"的感覺。



我習慣對表演有些概念後再觀賞,尤其是舞蹈類的,因為想要有個切入點去看,如果觀感不夠強烈,就順著節目單的角度走,如果很有心得,還是會看出些自己的東西。不過表演藝術本來就是很主觀的,看不懂是常有的事,多接觸就會有些感覺。藝術不只是拿來欣賞的,而是要去親近,久了搞不好藝術就會喜歡你。



講了這麼多,其實去看拉摩的異想世界時,都不重要,廢話這麼多只因為寫東西要有個起頭 XD。之前在四月的時候就有在兩廳院的節目介紹上看到DM,雜湊的畫面看起來很有趣,「比《艾蜜莉》更炫、更幽默的法式狂想,舞蹈與多媒體極致交融的華麗感官新頁」這兩句介紹讓我很好奇,到底她們是怎麼跳舞的。



精采、過癮、還想再看一次。這是看完後的直接反應,沒有太多複雜的原因,只因為太歡樂了,還想再去享受一次那種感覺。「On Danfe」是節目的原名,也是想要表達的,就是跳舞有多麼的快樂。中間有幾段舞者的獨白,說著跳舞是什麼,「像身體中有氣泡」、「就是想跳」.....,看著都想在位子上扭起來。



看完還有個心得,原來拿古典樂來跳嘻哈,還真是讚。或許是因為拉摩的巴洛克音樂本身就很有戲劇性,搭配上嘻哈盡情奔放的肢體律動,其實不會衝突,反而是種耳目一新的感受。除了嘻哈外,還有很多不同的舞蹈元素,芭蕾、踢踏、土風舞、非洲舞蹈,都可以在舞碼中發現影子。除了這些外,A Cappella、口技、雜耍、跳床等更會讓你瞠目結舌,真的,你絕對想像不到這些MIX在一起有多歡樂。



背景的多媒體投影更是一絕,看網路上的資料,萌荷將舞蹈與多媒體結合已經有不短的時間,在現場看的出那熟練的程度。舞者與背景結合的很巧妙,而且影像與動作的搭配也很精準,但也有個壞處,就是讓你不知道該把視線放在哪,是背景還是舞者,因為都是那麼的吸引你的目光。



一大捲的氣泡布跟飛行小馬,有看的人一定知道我在說啥,實在太經典,整個兩廳院都翻掉了。沒有看的人要把握機會,只剩6/16晚場跟6/17午場兩場,剛剛看了一下兩廳院售票系統還有位置,有時間的不要錯過了,可以讓你HIGH很久的舞蹈表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