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7月3日

[啃書] 東京鐵塔



上次看書看到哭,不知是什麼時候的事情,已經忘記因文字而落淚的悸動,終於又被Lily先生跟他老媽的羈絆給喚起。

買書的時候,聽同事說:「連XXX看了都哭了,應該很好看。」就想,有這麼誇張嗎?可是我也中招了,在咖啡廳落淚,隔壁桌還有兩位正妹。不過我落淚的方式是很夢幻的那種,幾滴眼淚從眼角滑落,順著臉頰在下巴凝成淚珠,落下,夠優雅了吧.....

「老媽,要走了嗎?」
「老媽,我什麼都還沒有為妳做耶......」


這兩句就是爆點,足足在這裡停了五分鐘,忍著、ㄍㄧㄥ住、破功。

Lily的老爸,就像傳統的大男人,跟台灣傳統的父親角色很像,可能是被殖民的影響吧,總覺得那描述的情景很熟悉。就像書的副標,「老媽和我,有時還有老爸。」老爸只是個過客,在某些必要的場合出現,盡些老爸該有的功能。為啥傳統型的老爸總是這樣,保持距離是餵了要維持尊嚴嗎?只有在Lily的老媽過去了之後,兩人間的距離才拉近些。

真搞不清楚,到底這種距離塑造權威感是誰教的?說些貼心話會怎樣,一定要用打罵來表示關心嗎?很討厭這種親子的互動方式,我家老爸也有點這種調調,當然不到只有必要場合出現這麼慘,但是跟小孩的互動是彆扭的。以後有小孩一定不能這樣,很想當個可以跟小孩有效互動的家長。

Lily的老媽守護小孩的精神,藉著Lily詼諧的筆觸,一點點的拼湊出來,很口語化的寫法,平淡但是卻很深刻。隨著Lily年紀的增長,慢慢的可以體會母親的用心,只要孩子好,媽媽操勞點沒關係,永遠都幫孩子想到下一步,就連自己的後事,也都自己安排好。養兒防老?對老媽而言,孩子永遠是孩子。

最後一個章節,也是最催淚的章節。前面的爆點是倒數第二章的最後,接著的第九章,是用來讓你繼續落淚的。子欲養而親不在,真的就是這樣,常常想說等我再有成就些,就要給老媽買啥買啥,就要帶老媽做啥做啥的,往往最後都只剩遺憾。當失去了,才知道思念有多濃,才知道羈絆有多深。

很喜歡Lily在每個章節開始寫的那段,像沉思又像呢喃的文字,都會重複看個好幾次。文字並不特別優美簡潔,很平常,但也就是這般的平常,才能帶出平常下的深刻。


東京鐵塔
作者:Franky, Lily
譯者:
曹姮
出版:時報文化 2007.06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